2025年4月24日,由胡小瑜老师讲授的《创业管理》公开课在启智楼201举行。本次课程围绕商业模式的核心概念、设计工具及实践应用展开,通过理论解析、案例研讨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们揭开了商业模式创新的底层逻辑,助力创业团队优化项目设计。广州华商学院余家军副校长、学生就业创业处曾龙威处长、创新创业学院宋元跃副院长、就业创业课程全体任课教师参加本次公开课。
概念解析:商业模式重塑企业竞争力
课程伊始,胡小瑜老师以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名言“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切入,强调了商业模式在现代商业生态中的核心地位。她指出,商业模式本质是企业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并获取价值的系统性逻辑,其核心在于回答三个关键问题:“如何为顾客创造价值?”“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如何实现价值在供需双方的高效传递?”。
胡老师以星巴克为案例展开深度剖析,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客户细分、溢价逻辑、价值主张、收益来源与渠道通路等角度,逐步拆解星巴克的商业模式:以“第三空间”理念满足白领与学生的社交需求,通过高品质咖啡与周边产品构建差异化服务,并依托线上线下全渠道触达用户。案例生动诠释了“价值主张”的重要性,即企业需精准定位客户需求,并通过产品、服务与体验实现价值交换。
工具赋能:商业模式画布九要素解析
随后,胡老师着重介绍了奥斯特瓦德提出的“商业模式画布”这一经典工具。她指出,商业模式画布的九大核心要素犹如创业者梳理商业逻辑的“导航地图”,通过四大维度视角展开:客户界面维度涵盖客户细分、渠道通路、客户关系;产品服务维度聚焦价值主张;资源流程维度包含核心资源、关键业务、重要合作伙伴;财务层面则对应收入来源与成本结构。这九大要素相互关联、层层嵌套,共同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商业逻辑闭环,能够帮助企业系统规划运营策略,实现商业目标。
胡老师以快时尚巨头ZARA为例,现场演示如何用画布工具拆解其商业模式。ZARA聚焦20-35岁追求时尚的年轻群体,以“快时尚”满足消费者对潮流单品的即时需求,其成功离不开400人全球设计师团队与数字化供应链系统的支撑。通过小批量生产与高效周转降低库存成本,ZARA实现了高频上新驱动复购,并依托直营店与线上平台双渠道变现,分析了ZARA通过“多款式、小批量、快响应”模式颠覆传统服装行业的底层逻辑,其成功源于对九要素的精准把控与动态调整。
实战演练:创新路径与实战应用
胡老师带领同学们进一步探讨了主流商业模式类型及其适用场景。她特别指出,商业模式创新需结合行业特性与企业资源,例如盒马鲜生借鉴山姆会员店模式,却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实现差异化突围,正是“借鉴提升法”的典范。她强调,创业者需从行业痛点出发,灵活组合模式要素,而非简单复制成功案例。
实战演练环节,各创业团队小组结合自己的创业项目,围绕客户定位、价值主张设计、资源整合等维度展开激烈讨论,并绘制商业模式画布。胡老师逐一点评,强调画布的价值在于暴露逻辑漏洞,推动学生从“空想”走向“可行”。
课程尾声,胡小瑜老师表示,商业模式是创业者的“故事脚本”,既要逻辑自洽,又需动态迭代。她鼓励学生以画布工具为起点,持续验证假设、优化模型,在真实市场中打磨核心竞争力。
广州华商学院始终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积极推动《创业管理》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本次公开课以商业模式设计为切入点,通过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系统提升学生的商业思维与实战能力,致力于打造双创教育改革的示范性课程。未来,创新创业学院将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引入更多行业真实案例与校企合作资源,助力学生精准捕捉市场机遇,成长为兼具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可持续的创新动能。
(图文/创新创业学院 责任编辑/刘育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