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专题

【回忆】初识华商学院

2015年04月25日

时间过得真快,来华商学院已有四个年头了。今年恰逢建校十周年庆典,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四年前来广州的急切与初识的华商学院。

早春的湖南,还是冬寒蛰伏的冰冷;越过南岭,便是一片暖意融融的春晖。

这是第四次来广州。以前的三次,相隔的时间都一致的长,停留的时日也一致的短。

第一次是1974年7月,在昆明空军服役期间。中国空军第三届体运会游泳项目的赛场,设在越秀公园游泳场馆,我被派作裁判员从昆明来到广州,入住“矿泉别墅”。十多天的紧张培训、比赛一结束,就绕道湖南回部队了。

时隔十多年以后,为看全国美展水彩水粉画(深圳展区)、中国画(广州展区)展览专程来过一趟,几天内跑了几个地方。深圳到处是行色匆忙的人流,珠海周边都是新土上密布的脚手架,赤脚涉水第一次站在海水里看大陆的城市。蛇口的沙岸与香港之间是一片宁静的海,人首鱼身的雕塑突兀蓝天,将阳光闪烁的海滨浴场对比得开阔、细长又活跃。为探寻一个画廊,专程找到了还很偏僻的龙岗小镇。在广州美院的教授楼里,拜访了患恙倚榻的王肇民先生和光膀短裤正在画画的杨之光先生。有一天晚上,还应邀为一个东南亚哪个国家的玩艺游僧画了一只孤单的孔雀,画给了他没题词署款,他收了画又没给我联系方式;只留下一张与披袈裟的和尚合影的照片,也记不起是在哪处屋檐下的石级上。

又隔了十年来广州,送女儿到广州美院参加术科高考,考完就走了。

这次来广州距前次更长是十六年,不由你不凭添感叹。人生再辉煌的创造与再平庸的忙碌,都会一样地推向身后的模糊和遥远;而荏苒光阴的精细镌刻,在无形的时间线索上留下了的,只是最清晰、最简单的数字印记。——眼前的一天天默默流淌,似乎从容得缓慢又迟钝;回首十年一级的阶梯,却是倏忽不觉地匆匆掠过。

隆冬腊月,霜冻长河,正踏雪资江堤岸,手机里跳出一条短信:一句问候加一句“在益阳还有事么?邀你共事去广州”。

署名是四十多年前一同玩过艺,第一次用手机通话的长沙旧识。这位博导先生也学究得太简练又来得太突然,令我在狐疑中不能及时作答,慎重其事地揣摩他问话与肯定语的因果关系。

怎么没有事?总甩不开有点事。画画又写文章的人没几多空闲;被单位一句话退了、一张纸休了,好像遭遇到了就业前的修练,愈加显得放开手脚的忙碌;习惯于要想事、要做事,还确有不少正经的事。也没有事!正想效仿得道高人的觉悟,待步闲云野鹤的境界;削尽冗繁留清瘦,又邀明月作伴游,还真有一番新鲜与潇洒的诱惑。

好,要得!——回信息几个字讲不清,直接通话抱歉迟复。年节在即,冰天雪地,又免了去长沙面议、与用人单位洽谈的往返,你来我去几句话敲定:元宵过后去广州。

整个春节期间处于一种强作平静的状态,不是因为兴奋,而是感觉好像又回到了几十年中人生际遇的每一个三叉路口,不无小有的茫然与急切。没告诉任何一位朋友,退休老人行走、寄住何方何处,再平常不过了。送母亲回乡下后就动身,坦途轻车,日夜兼程,在广州市东郊林木环抱的一群新建筑前驻步。

气派的门楼矗立眼前,门楼前方的花坛中,搁一组三尊麒麟瑞兽的石雕。两边修葺整齐的花草地里,挺拔修长的大王棕榈树像两片树林向左右延伸开去。宽敞的门洞后面是葱翠起伏的山峦、高低错落的校舍和两万名南粤学子。

一切手续顺利办妥,包括住处、就餐卡、手机卡更换、小车通行停泊证和几件炊具。还是军人的作风,办事迅速利索,一切收拾停当便进入了节奏平稳的生活状态,开始到处东寻西找、瞧瞧瞄瞄地走动起来。

居室是宾馆电梯上下的七楼标准房一间,通风条件好,开门开窗视野敞亮、满目植被、鸟语花香。楼下西面的南北,有一个环形四百米塑胶跑道的大运动场和一个铁丝围圈的停车坪,很方便闲余活动、远近出行。二楼是教师食堂,底层有日用商品超市。靠近运动场西南角外,设有金属钢架几十间、一百多个摊位的市集棚屋,经营粮米、副食、蔬菜、禽蛋、肉食、水果、小吃、旧书刊等生意,早晚有零售摊架,紫红薯、青菜、芒果、洋桃、番石榴、菠萝、红毛丹、橘柚和一些不知名的热带水果,都是当地农家自产的、新鲜的,任凭选购。晚边在运动场走几圈后进去逛一趟,就可带回吃的用的。

    学校靠山向南,依山坡修建,从起始的动土到今天的短短六年时间,一应普通高校办学的硬件条件均己具备,一栋十九层的单身教师住宅楼就有五百套房间。十几个专业已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职业学院、中等技校与本科学院分开管理又联成一体。所有大小楼房与场地设置,均沿山地起伏的势态建造,高低错落,井然有序,大道宽敞,小径盘旋,统一中有变化。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校园内外林木青葱,四季花信花开。

学校还挂有这样几块醒目的招牌:“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创作中心”、“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研究基地”、“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分校”、“广东省工商联民营企业培训基地”、“增城市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培训基地”、“全国财经独立学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全国财经独立学院专业协作委员会”。

学校门楼前,是通往广州市地铁口即中心城区的高速公路,路旁候车亭接连有公汽、长途车停靠;“大润发”商场的大巴士车免费接送大众购物,一日定时几趟来往。

增城县(现为广州市副中心增城市区)早于东汉建安年间建制,距今已一千八百多年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名胜古迹犹存,原生态的山乡古村落和自然环境保持完好。穿行丘陵山地,突然就现出一口一方的水潭、湖泊,一条穿过市区的增江南下注入珠江口、伶仃洋。植被掩映的村庄有明星村、下朗村、太平村、光明村、仙村、西瓜岭村、吓岗村依山靠岭,农民以植蔬菜水果为业。广东产荔,中外皆闻,大道小径的路口标牌上有“荔城”、“荔乡”、“荔都”、“荔丰”的字样——名冠南国的荔乡,原来就是我不经意闯进的这片天地。

——起始就没有犹豫,也不需再作自命不凡的检阅与寻访,就此静心地寓居几春秋吧,和一群青年学子朝夕相处,感觉学校的勃勃生机,惬意呼吸岭南山乡的新鲜空气。(艺术系 曾宪荣)

上一条:【专访】吕华斌:伴随华商走过的十年
下一条:【活动】讲座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