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下午,本学期大学英语教研室期中教研活动在励志楼D204成功举办。此次活动内容丰富,成果丰硕,有效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深度发展与质量提升。
活动伊始,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杜秀君致辞。杜副院长分享了学院近期调研其他高校的心得与发现。通过介绍其他优秀高校在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教学成效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她激励大英部全体教师以优秀同行院校为标杆,迎难而上,克服挑战,严格把控教学质量关,稳步提升教学成效。她强调,同行院校在学生考级高通过率方面的经验为英语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英语教师需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从而推动教学改革。同时,全体教研室教师应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致力于提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外国语学院孙博雅老师为全体教研室教师带来题为“大英课程—‘考试脑’的培养”的专题培训。孙博雅老师作为外国语学院的优秀教师代表,凭借其在中山大学翻译专业和香港中文大学英语文学专业的深厚教育背景,以及在新东方教育集团担任教研组长期间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特别是在雅思、托福及剑桥商务英语等考试写作培训方面的卓越专长,为本次培训带来了专业且实用的经验分享。
在培训过程中,孙老师巧妙地将四六级真题阅读与大学英语教材课文相融合,并对长难句的解读技巧进行了深入剖析。通过段落阅读法的示范,她引导教师们在授课过程中逐步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提升快速捕捉阅读信息的能力,同时有效拓展词汇量并提高阅读速度。
孙老师还提供了精彩的写作与翻译示范,旨在培养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逻辑分析思维能力,并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逐步构建科学的考试思维模式。这种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不仅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有助于学生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此次培训,教师能够更有效地将考试思维训练融入日常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专题培训后,大学英语部贺学贵主任和刘莉副主任带领教师们对“AI+大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展开了深入探讨。在讨论中,教师们围绕AI和大数据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个性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热烈交流讨论。探索教学新模式,把握未来趋势是大学英语教学与时俱进的需求。教师们表示,随着AI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大学英语教学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多元化。教师应积极拥抱新技术,持续深入探索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以充分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进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此次期中教研室活动涵盖了大学英语部的全体授课教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孙博雅老师的专题培训,教师们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得到了更新和提升,为今后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考试思维和综合语言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而在“AI+大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研讨中,教师们明确了大学英语教学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改革的方向,对如何有效利用新技术提升教学效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全体教师一致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所学内容与思考深入融入日常教学实践,从而更高效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服务于教学质量提升和迎评促建工作的整体目标。同时,教研室将进一步明确未来教学工作的重点与目标,持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为提升教学效果、促进教学双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学英语教研室将继续加强教师培训,积极开展各类教研活动,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努力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外语人才而不懈努力。
(图文/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刘育静、许世龙)
上一条:人工智能学院2024-2025第二学期第二次全体教职工大会顺利召开
下一条:数字金融学院2025届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圆满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