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聚力攻坚合格评估,欢歌盛启...
• 教育高质量发展2025|广州华商...
•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学校荣...
• 校团委组织我校216名“小海豚...
• 全面部署内涵建设,精准发力...
• 数字征程中期聚,学途共进启...
• 2025年广州华商学院AI数智化...
• 携手共进,共探医疗保险复合...
• 行政第一、第七工会联合珠宝...
• 党建引领聚合力,产教融合谱...

喜报|我校获批三个新专业!

2025年04月23日

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全国高校共新增专业点1839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157个,停招专业点2220个,撤销专业点1428个,专业调整优化力度进一步加大。我校申报的体育教育专业、康复治疗学专业、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获批!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学位授予门类

修业年限

体育教育

040201

教育学

四年

康复治疗学

101005

理学

影视摄影与制作

130311T

艺术学

 

体育教育专业

  •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大湾区、服务广东、辐射周边省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教育情怀和立德树人责任意识,具备宽厚的人文社科基础、扎实的体育教育专业理论功底、突出的体育教学技能和运动实践能力,能胜任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工作的高素质专业化体育教师。

  • 就业方向:

中小学等体育教师,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各级专业运动训练队技术教练、体能教练,健身俱乐部私教,体育相关部门管理人员,社会体育培训机构教师等。


康复治疗学专业

广州华商学院健康医学院以健康中国战略为指引,于2018年创办了药学类和健康类相关专业,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具有AI+大健康专业的卫生健康类应用型专门人才。

我校健康医学院学术领军人物是首席科学家陈新滋院士和中组部特聘教授、荣誉院长徐宏喜首席教授,目前学院由基础医学部、护理系、国际护理系、健康与医疗管理系、药学系、康复医学系组成,现有专任教师100余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12人,博士22人,硕士60人,形成了一支专业、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综合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

  • 专业特色:

1.旨在培养具有物理治疗特色的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通过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毕业实习等教育,使学生掌握康复治疗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临床应用能力。

2.我们将数字化新技术全面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掌握先进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能够研发出更贴合患者需求的智能康复辅助器具。“产教融合+AI”是我们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策略。通过与各大康复医疗机构、科研院所以及科技企业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3.为加强我校教学、实验、科研及其成果转化等综合实力,提高青年教师及学生的学术水平,由在我校全职工作的国内外知名学者带头设立了“数智化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及“神经科学实验室”两个科研平台,学生可利用此平台开展科学研究,实践交叉学科融合带来的新思路与方法,使我们的学生具备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复合型人才。

  • 就业方向:

各级医疗机构、养老院、康养机构、儿童康复机构、工伤康复机构、残联、民政、教育等相关机构和政府管理部门。


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

  • 专业介绍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行业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风口。超高清视频、5G、大数据、VR/AR等技术的应用,推动影视产业进行深刻变革,并催生了海量视频内容和巨大的专业人才需求。与此同时,以“微短剧”为代表的新兴内容形态快速崛起,凭借其短小精悍、节奏紧凑、适配移动端传播的特点,成为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媒体上的流量焦点,进一步拓展了影视创作的边界与商业化潜力。此外,“AI视频”技术异军突起,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实现智能剪辑、场景生成、虚拟角色驱动、自动化特效合成等功能,显著提升了内容生产效率与创意表现维度,正在重构影视制作的工业化流程。广东省作为全国影视产业的重要聚集地,拥有近20个影视产业基地,众多影视企业、媒体平台、文化机构对影视摄影与制作人才的需求旺盛。我校传播与传媒学院经过多年充分调研和论证,于2024年成功申报并获批“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大湾区影视与数字创意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将接受系统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艺术人文熏陶,掌握影视摄影与制作核心技术,同时聚焦行业前沿趋势,强化微短剧创意策划、高效拍摄、快速后期制作及跨平台分发的全流程实践能力,并深入探索AI视频技术,AI辅助剧本生成、智能影像处理、数据驱动的创意优化等,培养技术与艺术深度融合的复合型能力,具备创新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并熟悉新媒体技术应用。

  • 就业方向

1.影视创作全流程:导演/摄影/后期制作/数字影像技术

2.新媒体内容生产:微短剧开发/跨平台视听设计/多终端内容适配

3.智能影视技术应用:AI视频开发/虚拟制作/智能工具研发

4.区域文化产业赋能:文化IP数字化/技术型创意人才输出

广州华商学院始终坚持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精准锚定技术变革与产业发展前沿,聚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布局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急需紧缺专业。

此次成功获批的3个新专业,无疑为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这一举措不仅为学校在国家新兴重点产业的人才培养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石,更展现了学校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的坚定决心。

长期以来,广州华商学院高度重视教学改革,并以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为基础,努力推进学校一流学科和一流课程建设,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变化,进行专业优化调整,促进专业建设与内涵式发展,突出专业办学特色,构建与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相适应的专业体系,以专业学科群为基础,构建体系化、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积极打造体现专业技术发展的实验、实训、教学和科研平台。学校还以社会需求为着力点,立足市场发展规律和现代科学知识体系,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培养学生核心专业技能、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高品质就业和适应岗位要求的能力。


(图文/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刘育静、许世龙)

上一条:中美学术交流持续推进,携手共育国际化创新人才——美国米勒斯维尔大学代表们再次访问广州华商学院
下一条:携手育人促发展 爱心捐赠暖校园——外国语学院与荔湖街第一小学开展实习交流暨捐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