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教师教育学院召开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聚焦普通班、专升本班、中澳岗证一体化特色人才、“2+2”中英双学位国际班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学校师资五大培养方向,深入探讨新时代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会议由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王金道教授主持,副院长张博教授、名誉副院长谭建生教授、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淮等多位专家参与论证,共同为学前教育专业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
张博副院长指出,普通班注重“师德养成+专业基础+实践能力”三位一体培养,依托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幼儿园合作平台,强化学生保教融合能力;专升本班则针对专科学生升学需求,构建“理论深化+技能提升+职业发展”课程体系,增设学前教育政策研究、园所管理等模块,助力学生向复合型管理人才转型。谭建生名誉副院长补充强调,两类班级需进一步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深度融合。
针对中澳岗证一体化特色人才培养项目,谭建生名誉副院长提出,该项目以“岗位需求+国际证书+本土实践”为核心,与澳大利亚合作院校联合开发课程,嵌入TAFE(职业技术教育)认证体系,学生毕业可同步获得中澳双证书,实现“毕业即上岗”的精准对接。而“2+2”中英双学位国际班则依托与英国高校的合作,构建“双语教学+跨文化实践+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学生前两年在国内夯实专业基础,后两年赴英完成学业,毕业可获中英双学位,为国际化幼教机构输送高端人才。
郑淮教育研究院院长重点解读了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学校师资培养方案。他提出,该方向以“双语能力+国际课程素养+多元文化胜任力”为特色,引入IB(国际文凭)课程理念,联合大湾区知名国际学校共建实践基地,并增设STEM教育、跨文化沟通等课程,培养适应湾区教育国际化需求的高端师资。王金道院长强调,这一方向需紧扣湾区政策红利,探索“校-企-政-研”协同育人机制,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学前教育品牌。
论证会上,专家一致认为,本次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了“分类培养、特色发展、国际视野”的设计理念,既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又顺应教育国际化趋势。
王金道院长总结指出,教师教育学院将根据专家建议进一步优化课程模块衔接、强化实践教学比重,并深化与国内外高校及行业企业的合作,为构建“幼有善育”的教育生态提供人才支撑。
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学院的重点专业,近年来,通过创新培养模式、拓展国际合作,已累计为行业输送多名优质人才。此次论证会的成果将为新一期人才培养方案落地实施奠定坚实基础,助力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再上新台阶。
(图文/教师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刘育静)
上一条:创新创业学院开展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归档材料校外专家检查与交流活动
下一条:科学规划资源 推进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学院召开合格评估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