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跨区域教育交流,开拓珠宝设计创新视野,触摸珠宝设计教育的多元脉络,4月11日-13日,广州华商学院珠宝学院组织师生代表赴香港、澳门进行实践教学与交流探访。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窗口,珠江两岸的文化共振已悄然化为华商珠宝学院设计创新的能量。
解锁时尚影像新视野:珠宝学院学生香港实践教学
广州华商学院珠宝学院2024级时尚传播专业学生,在林泽永、王雪辰二位老师的带领下,开启《摄影摄像基础》香港实践教学项目之行。在国际交流处的精心安排下,《摄影摄像基础》作为核心实践性课程,参与了华商学院的国际融合课题,学生们通过为期三天的沉浸式实践,深入探索香港这座国际都市独特的视觉文化景观。
本次课程以“视觉叙事与多元文化探索——我眼中的时尚香港”为主题,将课堂延伸至大湾区艺术现场,让学生们在实地拍摄中培养国际化视野,掌握时尚影像创作的专业技能。从设计美学到传统文化,从当代艺术到城市探索,这场跨越时空的视觉之旅为每位参与者带来了全新的创作灵感。
设计美学的视觉解码:DX设计馆深度体验
DX设计馆作为实践教学首站,为同学们打开了时尚设计的视觉宝库。在这个汇聚当代珠宝与时尚设计的专业空间里,学生们通过镜头重新认识了材质、光影与造型的艺术语言。在专业导览员的讲解下,大家深入了解了每件展品背后的设计理念与工艺技法。
(香港Dx设计馆展品)
(香港DX设计馆工作人员介绍艺术馆和香港设计的发展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分组进行了“细节捕捉”实践训练,用微距镜头记录珠宝的纹理变化,用光影对比展现设计的立体感。这种将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直观体会到时尚摄影中“见微知著”的专业要求。许多同学表示,这次参访颠覆了他们对艺术品拍摄的认知,开始思考如何通过影像传递设计作品的情感与故事。
(工作人员介绍DX设计馆展出的作品)
传统与现代的视觉对话:香港艺术馆创作实践
在香港艺术馆的参访中,同学们经历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这座融合东西方艺术精髓的殿堂,为摄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视觉素材。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尝试用不同焦段镜头解读展品的艺术语言:用广角镜头捕捉装置艺术的空间张力,用长焦镜头提炼传统水墨的笔墨细节,用特写镜头记录雕塑作品的质感变化。
特别在当代艺术展区,同学们分组进行了“艺术再创作”项目,通过二次构图和光影控制,赋予经典作品全新的影像表达。这种沉浸式的创作体验,不仅提升了学生们的技术水准,更培养了他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许多同学的作品已经开始呈现出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叙事视角。
(时尚传播1班同学参观香港艺术馆)
(时尚传播2班同学参观香港艺术馆)
文化传承的影像探索: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同学们开启了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影像的深度对话。这座将紫禁城精髓与当代设计完美融合的建筑本身,就成为学生们镜头下的绝佳题材。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系统了解了馆藏文物的历史背景与艺术价值,并通过分组任务的形式进行主题拍摄。有的小组专注于展陈光影的捕捉,有的小组则尝试用影像重构文物故事,还有的小组探索建筑空间与展品的视觉关联。
(香港故宫文化馆展品)
特别在数字展区,同学们体验了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通过现代影像技术进行创新表达。这种跨时空的视觉探索,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摄影不仅是记录工具,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媒介。
当代艺术的视觉突破:M+博物馆创意实践
M+博物馆的参访为本次实践教学画上了精彩的句号。作为亚洲领先的视觉文化博物馆,M+的前卫展陈理念和多元艺术形式为同学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作灵感。在“设计与建筑”展区,学生们通过镜头解构空间与形式的创新关系;在“流动影像”展区,大家探索了静态摄影与动态影像的边界;在特别展览中,同学们更深入思考了当代艺术与社会议题的视觉表达。
(时尚传播1班参观M+展览)
(时尚传播2班参观M+展览)
在导师的指导下,每位同学都完成了“我的M+视角”主题创作,用个性化的影像语言回应展览内容。这种开放式的创作实践,不仅拓展了学生们的艺术视野,更激发了他们对时尚摄影未来可能性的思考。
(学生参观M+展览)
(M+展览作品)
后期创作
回到学校后,同学们随即开始对拍摄素材的整理与剪辑,在《摄影摄像基础》后续的课程中,同学们将继续学习创意短片的制作方法,并将以《我眼中的时尚香港》完成针对此次香港实践的短片剪辑,最终将以展览的形式进行汇报总结。这次研学产生的大量优秀作品,也将通过珠宝学院官方平台进行专题展示,让更多人感受时尚影像的独特魅力。
(同学们在课堂上对拍摄内容进行后期创作)
珠宝学院澳门行:对话学界业界前沿,共探行业新程
广州华商学院珠宝学院院长朱晓红、副院长李苗率教师交流团赴澳门开展为期三天的访学与考察活动。本次行程以学术交流、企业参访、人文溯源为主线,深度探索澳门在高等教育、历史文脉、艺术创新等领域的多元魅力。同时,我校珠宝学院教师交流团与澳门珠宝设计协会的交流活动被《澳门日报》报道。
(广州华商学院珠宝学院教师交流团与澳门珠宝设计协会的交流活动被《澳门日报》报道)
校际交流,探讨育人路径
珠宝学院教师交流团首站走进澳门大学,跟随博士志愿者穿行于校园间,深入了解该校历史沿革、科研成就、人才培养特色和书院制度,实地感受澳门大学融合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在校史馆,交流团通过珍贵史料、科研成果数据及名人展览,感受这座国际名校“仁、义、礼、知、信”的育人精神,以及其立足湾区、面向世界的国际化视野。
(广州华商学院珠宝学院教师交流团在澳门大学合影)
(广州华商学院珠宝学院教师交流团走进澳门大学校史馆)
随后,教师交流团赴澳门科技大学,与人文艺术学院设计学领域的学者开展座谈。双方围绕学科工作坊与实验室建设、设计人才的系统性培养以及人工智能赋能设计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
(广州华商学院珠宝学院与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设计学领域学者座谈)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黄光辉副教授首先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她指出,学院始终把教学工作置于重要位置,并持续加大对陶艺实验室、金木工设计实验室等专业设施的投入力度,致力于为学生营造优质的创作实践环境。此外,学院还积极与行业协会保持常态化沟通,同时开设国际课堂,邀请行业优秀设计师举办讲座,向学生传授前沿专业知识与设计理念。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黄光辉副教授发言)
我校珠宝学院院长朱晓红在交流中系统介绍了珠宝学院的发展历程,并分享了华商在产学研融合方面的创新实践。她表示,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的研究成果为华商珠宝学院提供了全新视角,学校会坚持推动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教学实践,助力学生将创意高效转化为实际设计作品,提升设计效率与质量。
(广州华商学院珠宝学院院长朱晓红发言)
我校珠宝学院副院长李苗则详细介绍了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着重指出我校通过整合设计学、传播学、管理学等跨学科课程体系,搭建起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架构,从而让学生在艺术审美、设计创新以及商业运营等多方面素养得到系统性提升,为其投身设计及时尚产业、成长为适应行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奠定基础。
(广州华商学院珠宝学院副院长李苗发言)
(双方互赠纪念品)
我校珠宝学院教师交流团还参观了澳科大人文艺术学院2025年度毕业设计展。学院五个专业的500多件作品构建起连接传统与未来、人文与科技、个体需求与社会发展的多元图景。
(广州华商学院珠宝学院教师交流团参观澳科大人文艺术学院毕业展览)
我校珠宝学院院长朱晓红在观摩毕业设计展时感慨,这些作品所展现的创新思维,特别是将智能美学体系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创作方式,为学院珠宝设计创新提供了启发。既有科技锐度又蕴含人文厚度的创作范式,正是当下珠宝教育亟需培育的思维特质。同时,部分作品展现出的多元融合理念,也为华商珠宝学院的教学与创作提供了宝贵借鉴。
我校珠宝学院郭珂教授尤其关注技术与传统的辩证关系,并表示,许多作品展示了科技赋能设计的无限可能,也深刻说明了在数字文明重构艺术生态的今天,珠宝教育需要双向滋养:既要立足人文沃土培养科技素养,也要让技术迭代唤醒传统工艺的当代生命力。
(广州华商学院珠宝学院教师交流团参观澳科大人文艺术学院陶艺实验室)
对话名企,共探产业协同与艺术赋能
我校珠宝学院前去拜访澳门珠宝设计师协会,双方围绕深化产业合作、培育珠宝设计人才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在协会会长陈金妹及秘书长陈嘉婉的陪同下,教师交流团实地调研了澳门珠宝企业紫云轩,系统了解珠宝工艺的革新及行业发展动态。
(广州华商学院珠宝学院教师交流团与澳门珠宝设计师协会会长合影)
(广州华商学院珠宝学院教师交流团到澳门珠宝企业紫云轩调研)
座谈会中,双方重点就大湾区珠宝产业协同发展、设计教育资源整合及专业赛事平台搭建等议题交换意见。我校珠宝学院院长朱晓红指出,大湾区珠宝产业在资源整合、市场拓展方面具有极大潜力。她表示,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与澳门珠宝行业组织的合作,借助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项目等多元方式,共同提升珠宝设计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陈金妹会长对多年来大湾区珠宝业界给予的关注与认可表达了诚挚感谢,并期望能够依托大湾区的优势互补特性,与各界携手共育珠宝行业新生力量。
(广州华商学院珠宝学院教师交流团与澳门珠宝设计师协会会长陈金妹面对面交流)
当天下午,教师交流团走进美狮美高梅酒店艺术空间,实地感受这个国际文旅综合体如何通过多元艺术形态诠释中国文化,实现跨时空对话与世界性表达。该空间荟萃300余件顶级艺术珍品。
我校珠宝学院院长朱晓红表示,此次展览中东方美学的形意交融为珠宝设计教育带来启发,“东方骨相、当代气质”的独特辨识度是珠宝设计突破同质化竞争的关键。郭珂教授也坦言,通过对艺术空间的深度考察,发现诸多作品有着通过现代材质演绎民俗符号的创作路径,实现了文化遗产与先锋艺术形态的共生,对珠宝设计创新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广州华商学院珠宝学院教师交流团品鉴美狮美高梅酒店展品)
城市漫步,解码澳门历史人文之美
在城市人文探索中,华商珠宝学院交流团还游览了大三巴牌坊、哪吒庙、澳门博物馆等多处人文景点,体会澳门多元文化魅力,汲取异域美学灵感。
(广州华商学院珠宝学院教师交流团在大三巴牌坊前合影)
(广州华商学院珠宝学院教师交流团在澳门博物馆合影)
(广州华商学院珠宝学院教师交流团聆听导游讲述妈阁庙人文故事)
(广州华商学院珠宝学院教师交流团在妈阁庙前合影)
(广州华商学院珠宝学院教师交流团在澳门艺术博物馆合影)
我校珠宝学院院长朱晓红对珠宝学院教师交流团的澳门之行进行了总结,澳门“传统”与“现代”共生、“东方”与“西方”对话的城市特质,本身就是一部鲜活的人文教科书。从历史建筑的多元并存到艺术表达的开放包容,澳门的人文底蕴为珠宝教育提供了独特的灵感源泉。
李苗副院长坦言,澳门的历史厚度、科技锐度与艺术温度,为珠宝教育提供了多维养分。澳门教会我们的,是如何让文化根脉在当代设计中呼吸,让多元视野在创作实践中对话,而这也是珠宝教育的动人模样。
从院校交流到校企对话,从技术掌握到创意表达,从文化理解到视野拓展,香港与澳门之行,都为华商珠宝学院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未来,广州华商学院珠宝学院将继续秉承以文化传承为根基、科技创新为驱动,不断深化与大湾区艺术机构、院校企业的合作,让华商师生们在精心设计的实践环节与真实的艺术场景中快速成长。为时尚传播人才搭建更广阔的国际实践平台,助力他们在视觉叙事领域探索更多可能性,为培育更多新时代珠宝设计人才注入不竭动力。
(图文/珠宝学院 责任编辑/刘育静)
上一条:健康医学专业2025届毕业生春季招聘会、广州华商学院健康医学院百家企事业单位教学实习基地签约大会被多家媒体争相报道!
下一条:数字经贸学院国际商学系召开工作会议明确发展重点与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