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聚力攻坚合格评估,欢歌盛启...
• 教育高质量发展2025|广州华商...
•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学校荣...
• 校团委组织我校216名“小海豚...
• 全面部署内涵建设,精准发力...
• 数字征程中期聚,学途共进启...
• 2025年广州华商学院AI数智化...
• 携手共进,共探医疗保险复合...
• 行政第一、第七工会联合珠宝...
• 党建引领聚合力,产教融合谱...

我校举办“英雄花开英雄城”2025大篷车巡展增城区专场活动暨2025年广州华商学院“行走的思政课”启动仪式

2025年04月18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深化和传承红色基因。4月16日,“英雄花开英雄城”2025大篷车巡展增城区专场活动暨2025年广州华商学院“行走的思政课”启动仪式在“创百年名校,育华夏英才”地标广场举行。活动以“红色文化+实践育人”为核心,通过沉浸式宣讲、互动体验、仪式教育等创新形式,为全校师生打造了一堂“走新”更“走心”的大思政课。本次启动仪式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同步辐射数万名师生。

活动当日即获广州新闻聚焦报道。报道强调,该活动自3月启动以来,已通过舞台展演、AI视频展播等多元形式覆盖多区,成为广州推动红色教育创新、助力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范例。

活动在增城歌手夏俪演唱的《木棉红》中开场。 

广州市委宣传部、增城区委宣传部、增城区委党史研究室、增城区教育局、增城区文联、广州华商学院、荔湖街道办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嘉宾及我校广州校区500多名师生共同见证巡展活动“英雄旗”授旗仪式。旗帜在市区两级领导手中庄严挥舞传递,象征着“赏英雄花、游英雄城、传英雄志、弘英雄气”的红色使命在增城、在华商落地生根。

我校党委书记陈玉欢致欢迎辞,并代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向莅临现场的各位领导、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向长期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陈书记指出,华商“行走的思政课”立足华商科教集团丰富的国际教育资源优势,着力构建“大湾区+国际化”双轮驱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跨文化对话场景,引导学生在全球视野中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要义,在文明互鉴中厚植家国情怀、涵养文化自信。

当前,学校迎二十周年校庆工作和合格评估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行走的思政课”作为我校思政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既是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要求的具体行动,更是彰显学校育人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抓手。对此,陈书记提出三点期望:一、教师要当好“行走的思政课”的设计者与践行者;二、学生要成为“行走的思政课”的参与者与受益者;三、学校要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的特色品牌与长效机制。陈书记强调,要以此次启动仪式为起点,以英雄精神为精神旗帜,将思政教育的“行走之路”与学校发展的“奋进之路”紧密结合,在“行走”中传承红色基因,在“奋进”中彰显时代担当,为二十周年校庆献礼、为顺利通过合格评估注入强劲动力,共同谱写广州华商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随后,与会领导共同按动启动按钮,宣布广州华商学院“行走的思政课”正式启动。该课程以“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项目为抓手,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通过“用脚丈量大地、用心感悟真理”的沉浸式实践,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以青年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为地方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活动还进行了主题宣讲、朗诵、演唱红歌及互动问答等环节。通过“以问促学”“以学促行”的方式,生动呈现革命先辈与时代榜样的故事,推动广大师生深刻领悟红色教育实质以及丰富内涵。

本次活动引入“花城红图”小程序线上打卡,现场500余名师生通过“云参观”222处广州革命文物、体验360°全景漫游,前5名完成打卡的学生获赠《红色广州》文创礼包,现场“红色打卡集章”摊位前排起长队,让红色文化触手可及。活动结束后,师生们有序参观红色大篷车展厅,参与图书漂流、文创展销等互动。

激扬青春梦,共绘复兴图。在场师生对这堂聚人气、接地气、冒热气的红色文化盛宴报以热烈的掌声。同学们纷纷表示备受鼓舞、深受触动,在未来学习生活中将进一步向组织靠拢涵养进取品格,以优异的成绩助力学校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迎二十周年校庆 迎本科合格评估工作做出华商青年的贡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筑梦、追梦、圆梦。

长期以来,我校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用心、用情、用力讲好用好新时代的“大思政课”,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开展思政教育,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团结凝聚华商师生勇担强国使命、努力奋发有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贡献华商力量。


(图文/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刘育静)

上一条:数字经贸学院教师赴韩开启数字化探索,为合格评估开拓新视野
下一条:在华商:“指尖”可触,“身边”可达!打好“精准牌”!打通人才供需“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