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学校第三阶段磨课通知精神,2025年3月25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在励志楼B402举办“创新教学与AI赋能: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主题讲座。外国语学院的专任教师们满怀热忱,共同聆听华南师范大学冯茵副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教学院长杜秀君教授主持。
讲座围绕产出导向法、AI技术赋能、小组协同合作三大核心内容展开。产出导向法以学生学习成果为核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学用分离的困局。其“学习中心说”强调课堂活动应聚焦于促进有效学习,纠正了对“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片面认知;“学用一体说”针对学用分离、应试导向等常见问题,积极倡导边学边用、学用结合的教学模式;“全人教育说”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目标,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冯茵副教授结合《商务英语》《综合英语》等丰富多样的课堂实例,深入且细致地阐述了产出导向法在教学流程中驱动、促成、评价等环节的具体应用,为教师们提供了清晰且极具操作性的教学范式。
在AI技术赋能板块,冯茵副教授深入讲解了AI在教学材料生成和写作互动反馈等方面的强大功能。借助AI技术,教师能够迅速生成写作范文、精准的评分标准,还可以依据不同难度需求灵活改编教学材料,实现分层教学。在写作互动反馈环节,Grammarly、QuillBot等工具可从语法词汇、连贯性、文风语气等多个维度对学生写作进行全面检查和优化,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提供坚实助力。
在小组协同合作部分,冯茵副教授分享了在线协同工具,如金山文档、WPS云文档在教学中的应用。她以阅读课和统计学课程为实例,生动呈现了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复杂学习任务,进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冯茵副教授着重强调了发掘并培养教师小助手的重要意义,这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还能显著提升教学效果。
讲座结束后,现场气氛热烈,老师们积极踊跃提问。问题涵盖产出导向法在不同课程类型中的应用细节、AI工具与传统教学融合的平衡点、小组合作中有效引导学生的方法等多个方面。冯茵副教授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令参与讲座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此次讲座为外国语学院教师们带来了前沿的教学理念和实用的教学方法,在学校开展精准磨课的关键阶段,为教师们指明了教学创新的方向。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将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推动学院外语教学质量跃上新台阶,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
嘉宾介绍
冯茵,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基础英语教研室主任。曾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省二等奖、广东省高校思政改革示范课程、广东省本科在线教学案例一等奖、华南师范大学“最喜爱的教师”“优秀教师”等荣誉。在学术研究领域,于SCCI/CSSCI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主持多项省级哲学社科项目与教改项目,曾赴英国牛津大学、兰卡斯特大学、美国伯明翰州立大学访学,对EMI教学、国际汉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有丰富的经验。
(图文/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刘育静)
上一条:聚焦数字经济与贸易发展,探索国际商贸人才培养新路径——数字经贸学院教师代表参加第二届沉浸式探索“数字贸易和企业出海新范式”产教融合研讨会
下一条:广州华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赴广东培正学院外国语学院调研,探索人才培养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