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下午,广州华商学院数字金融学院2025级新生师生见面暨专业思想教育会在肇庆校区召开。数字金融学院院长张纯威教授、学院党委书记李明杰副院长、学院党委副书记邱会锋副院长、院长助理荣佳老师,各系主任及全体2025级新生参会。会议由辅导员赵颖祯老师主持,本次会议旨在帮助新生熟悉校园环境、明确专业方向、规划成长路径,为大学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张纯威院长代表学院对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结合金融科技行业发展趋势与学院人才培养理念,向新生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夯实理论根基:以大学为人生学习的关键转折节点,系统掌握金融、数学、信息技术等跨学科基础知识,构建扎实的专业知识体系。二是强化实践赋能:充分利用学院实验室平台、校企合作项目、学科竞赛及科研创新平台,通过实验模拟、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等活动,提升金融业务操作能力与行业适应力。三是锻造核心技能:聚焦金融科技领域复合型人才需求,以“理论+实践”双轮驱动,努力成长为兼具专业深度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李明杰副院长结合自身求学经历,为新生分享大学规划“三要素”。第一,要目标先行,锚定方向:明确短期学习目标与长期人生规划,以“阶段性任务清单”推动成长,避免迷茫与懈怠。第二,要深耕专业,融会贯通:注重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学习,通过课堂互动、小组研讨等方式实现知识内化,培养跨学科思维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第三,要知行合一,内外兼修: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行业调研等活动,同时注重品德修养与综合素质提升,实现“学识+人格”双成长。
邱会锋副院长围绕“新生适应性”与“职业规划”两大核心,为新生提供全方位指导:在适应校园新环境方面,要从生活作息、设施使用到规章制度,快速熟悉校区资源,主动融入集体生活;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方面,要学会沟通包容,通过社团活动、班级互动等拓宽社交圈,营造互助共进的人际氛围;在转变学习模式方面,要适应大学“自主式+探究式”学习节奏,善用图书馆、在线课程等资源,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关于未来就业前景前面,结合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建议新生提前规划职业方向,通过考取CFA、FRM等专业证书、参与行业实习等提升竞争力。
荣佳老师聚焦“学科竞赛与能力提升”,鼓励新生以赛促学、以赛赋能。他鼓励新生要积极参与竞赛,依托学院“学科竞赛培育计划”,主动参与“挑战杯”“全国ETF菁英挑战赛”“全国大学生金融挑战赛”等赛事,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战能力;要组队协作共进,通过竞赛培养团队协作、项目管理与抗压能力,在实战中发现自身潜力、弥补知识短板。学院将为获奖团队提供科研资源倾斜与创新创业支持,助力优秀项目落地孵化。

各系主任在分会场与新生展开深度交流,结合专业特色提供“一对一”学业与职业规划指导。金融数学系主任魏攀老师与副主任周燕燕老师详细介绍了专业养特色,强调通过核心课程构建量化分析能力,建议新生关注金融细分领域,未来可往高端专业技能人才等方向发展。
金融科技系主任谢一颗老师围绕“金融+科技”融合趋势,解读了区块链、大数据在支付清算、智能投顾等场景的应用,鼓励新生掌握Python、SQL等工具,通过学院教学、科研、实训平台,培养技术落地能力。
经济与金融系副主任郑晓媚老师介绍了专业课程体系,建议新生关注国内国际金融市场动态,通过参与学科竞赛等活动,提升专业能力,未来可深耕银行、证券、咨询等领域。
金融工程系副主任廖志芳老师讲解了专业优势,鼓励新生夯实理论基础,积极参与实训项目,努力成为金融复合型人才。

此次新生教育会通过“宏观引领+微观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为2025级新生勾勒了清晰的成长路径。数字金融学院将持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产教融合”为抓手,助力新生在金融科技浪潮中勇立潮头,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金融人才。
(图文/数字金融学院 责任编辑/刘育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