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专题
12月26日,在迎来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十周年华诞之时,我校邀请了在经济学科研及教学方面都颇负盛名的博士生导师李翀教授莅临学院图书馆报告厅以“金融危机研究”为题进行讲座。陈玉川院长主持。副院长支戈壁、郭银华、龙少锋等领导和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次讲座。
李翀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博士、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中青年专家、首批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组成员。曾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个人出版各类著作18部,发表论文200余篇,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学术奖励8项。
李翀教授在开讲前先简单的地向在场的师生解释了何为金融危机。所谓的金融危机指的是金融市场发生剧烈的动荡,并对经济产生破坏性影响。李教授特别说到,金融危机曾与中国擦肩而过,且两次降临到香港地区。所以中国当今应重视和且迫切要求去关注往后危机是否会降临到大陆地区。这些也是李教授认为现在为什么需要对金融危机进行研究的重要原因。
继而,李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泡沫经济是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内部原因,外部原因则主要由于国际资本的投资引性。首先,他以上世纪日本在股票市场和房地产的一次投机浪潮为例向在场师生介绍了危机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并指出了中国在房地产投资方面的隐患。李教授还对泰国的货币危机、韩国的债务危机等作了深入的剖析,详细介绍了各国政府采取的措施,向大家说明了严重的经常项目收支逆差和沉重的债务负担也会导致金融危机。对于这些方面,李教授认为中国现并不会出现这种逆差,在外来债务方面也未存在大的隐患。
紧接着,李教授对上世纪末发生在香港的两场极具代表性的金融风潮作了客观的分析。他抨击了由美国金融精英组成的集团企图借助对冲基金集中资金对香港金融市场发起歼灭战的行径,也总结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以及防范金融危机爆发的措施。他认为国家应有以下几个注意方向:推进人民币和金融市场的开放;在保持经济在发展速度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经济的健康;保持充足的外汇储备;防范在我国开放道路上出现的金融风险。
讲座的最后,李教授耐心地就师生的踊跃提问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与解答。李教授有感道,中国的经济金融类精英人才还不够强甚至较为缺乏,因此作为经济金融类专业大学生,不仅要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拥有坚实的知识基础,更应积极参与实践,增强防范金融危机的意识。
本次讲座旨在提高我校学子在经济与金融方面的分析能力与对财经类时事的敏感度,不仅为华商学子增长了金融知识,更践行了华商十年育人的理念,突出了华商以“创百年名校,育华夏英才”的办学宗旨。在这十周年校庆之际,也衷心祝愿学校能秉承“厚德、励志、博学、创新”的校训精神,不断改革创新,深化内涵建设,培养出更多社会人才,为实现百年华商梦扬帆起航!
(文/ 钟梓君 赖福平 )
下一条:林佐平教授讲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