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专题

年内油价第四次下调利好中国经济

2012年11月16日

新华网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安蓓刘铮胡俊超)中国成品油价格年内第四次下调在市场明确的预期中到来。国家发展改革委15日宣布,自16日零时起下调汽、柴油价格。

9月11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震荡下行。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指出,此次成品油价格调整,主要是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决定的。

此次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310元和30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降低0.23元和0.26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震说,油价下调有助于降低物流以及化工等一连串下游行业的成本,提高盈利水平。总体上看,对正在巩固企稳回升态势的中国经济是个利好。

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日前表示,8月份以后,中国经济增速下滑趋势已得到遏制,企稳迹象更加明显。

今年以来,中国成品油价格已经历了四升四降八次调整。与年初相比,汽油价格累计每吨上涨250元,柴油价格累计每吨上涨290元。

卓创资讯分析师胡慧春说,此次成品油价格下调将直接压低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0.007个百分点左右。不过,油价下调将减少运输成本,并通过成本传导,进一步压低CPI。

卓创资讯分析师朱春凯认为,当前美国原油市场依然供过于求,而全球经济在欧美债务危机影响下存在继续放缓的可能,这都将抑制石油需求,对国际油价形成利空。但另一方面,全球资金流动性充裕、中东局势以及美国传统需求高峰的来临又对油价形成支撑。当前原油市场多空博弈,短期看,国际油价将低位徘徊。

10月是传统油品销售旺季,但今年中国市场却出现旺季不旺的特点。王震指出,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出现下降趋势,石油消费总量虽在上升,但增速正逐渐放缓。

银河证券研究部石油化工行业首席分析师裘孝峰认为,明年全球石油需求难以明显复苏,而供应端将进一步改善。除非有重大突发因素,明年国际原油平均价格或低于今年,国内汽柴油价格水平有可能与今年持平或者更低。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中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的时机何时到来?完善的方向是什么?

裘孝峰说,过去几年,国际原油价格处于上升区间。为减缓油价大幅上涨对国民经济的冲击,国家适当控制了成品油价格的涨幅。现在国际油价走势已发生变化,未来一段时间难以继续暴涨,理顺和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时机已经来到。

裘孝峰测算,目前国内汽柴油价格已经基本消化了前期控制的涨幅,逐渐与国际价格接轨。“如果价格调整到位了,市场化就有望实现。”

“一般来说,如果国内需求不是很紧张,成品油价格处于下调区间时,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时机就比较合适。”王震说。

他指出,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的方向是更加市场化。中国超过一半以上的原油依靠进口,这要求成品油价格进一步与国际油价接轨。

王震建议,可以进一步缩短调价周期,使成品油价格调整更加及时,这有助于消除消费者“涨多降少”的感觉。此外,挂钩的国际原油品种也可以有所调整。

上一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下一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