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专题
到不同的地方去,看看这个世界
——访08级优秀毕业生黄培文
黄培文,08级新闻学专业优秀毕业生,毕业那年,她前往非洲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随后在顺德电视台任编导,几年间,跟随节目组从中国,到东南亚等几个国家。时至今日,她仍然以媒体人的身份不断努力着。
“当时眼看着就要毕业了,很想去看看世界,想去一个老了以后或许没勇气去的地方,于是就选择了非洲。”08级优秀毕业生黄培文对记者说道。
这个目前在顺德频道当旅游节目编导的媒体工作者,曾经是华商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在校期间曾经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参加过校辩论队、英语角,还获得学院举办的演讲比赛一等奖、优秀志愿者等荣誉。令记者最感兴趣的还是毕业那年,黄培文做出了一个决定:去非洲支教。
在非洲:有梦的继续追寻,有爱的要懂得珍惜
“其实都过去这么久了,现在也不好意思说了。”谈起过去的种种荣誉,黄培文显得很淡然,她告诉记者:“非洲比富有的地方更需要志愿者,也更需要勇气,我想用自己的知识帮帮忙,那里的小朋友其实特别乐观,他们非常喜欢音乐,一听到歌声就会起舞。”通过黄培文博客的日记,记者了解到,她支教的地方极其贫困,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不少的困难,当地的孩子只懂得葡萄牙语,因此志愿者们不仅要学习简单的葡萄牙语,还要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教授知识。考虑到他们喜欢音乐,黄培文将他们平时经常哼的一首小曲改编成中文曲,并加上简单的手脚动作,却没想到真的收到孩子们的欢迎。“我才发现,非洲的孩子极具艺术天分,他们十分喜欢音乐和舞蹈,一到课间,他们便会围成一个小圈,互相表演,什么扭腰电臀通通难不倒他们,跳起来像模像样的,多少次我也不自觉地被感染,跟着他们舞动起来。音乐成为了表达情感的最好方式。”
有一次,黄培文教孩子们用中文书写“心”字,为了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她告诉孩子们,心字其实就是身体的中间部分,两边的点是两只小手,在身体最中心的就是我们跳动的心脏,每一颗心都充满爱与梦想。她还让孩子们画上一幅画,表达内心最珍爱的东西。
“有画全家人的,有画她最珍爱的服装的,有画机械超人的…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位小男生,将黄皮肤扎着马尾的我给画上去了,旁边的小心还穿了一根箭。我希望,他们能记住自己最珍爱的东西,有梦的继续追寻,有爱的要懂得珍惜。学校的志愿者老师来了又去的,我们所教的知识或许会被遗忘,但愿能留下爱的温度。”
“媒体是不怕苦不怕累才能熬下去的行业”
黄培文目前的工作是电视台节目编导,写稿、导演、后期编辑、配音等等很多工作都需要亲自去做,她开玩笑说这是“电视台打杂”。
谈起工作,她说道:“电视台加班都挺正常的,但是有很多出国出差学习的机会。我之前去过越南、马来西亚还有国内的几个省,去拍旅游节目,每个媒体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毕业之前,我在报社、杂志社还有镇街电视站实习过。”黄培文认为新闻专业的优势在于门路很广,除了当记者,进报社杂志社,文章写得好,还可以进政府机关或者做公司公关。她认为,累积社会经验很重要。
在刚入行的时候,她也跟很多新人一样吃过亏,受过委屈,有过想要放弃的时候,比如拍照没有注意各方面、与受访者没有良好的沟通、受访者不愿意配合,沉默应对、在拍摄过程中“要什么没什么”等等。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做媒体真的很辛苦,有想放弃的时候。不过见到了好同事,听到观众的称赞,多撑一会儿,看到新的事物,有了新的挑战,又多撑一会儿,就坚持了下来。”
黄培文很少谈及工作的内容跟成就,给新闻专业学生的建议也很简短:“如果希望考研,就一心一意复习,想要投身社会,就好好准备简历,往向往的企业投。媒体行业,加班都是行规,下班的时候其实很累,做这一行真的要锻炼身体,不怕苦不怕累才能熬下去。”
华商岁月,难忘恩师
谈到在华商的大学生涯,让黄培文印象最深刻的是赵景老师,她说:“她(编者注:赵景)是一个睿智的女人,对新闻学有着深沉的爱,她讲课的风格彷如讲故事,娓娓道来,而且讲解案例讲得非常透彻深刻。”赵景老师教过黄培文新闻学概论、编辑学概论等课程,在黄培文看来,即使毕业了四年,当时的课堂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听她讲课,是我们班的学生很期待的一件事。赵景老师给了我们很多创新的机会,让我们拍片子,拍一段新闻联播,有时学生跳tone(编者注:思维跳跃,说话时有些字不说清楚,含糊不清),她也不会生气责怪,反而给了很多鼓励和意见。”
关于老师,黄培文总有说不完的话,她还提到黄晓赟老师,认为她思维比较考前,总会带给学生很多新鲜事物。至于英语方面,叶仕栋老师的教学方法也让她至今记忆犹新。毕业四年,有很多课堂的细节已经渐渐淡忘,但老师的授课风格却依然历历在目。“出来工作后面对的现实环境,其实跟赵景老师告诉我们的相差并不大,媒体的经验很重要,活学活用才能灵活应变,从无到有。”
正值十周年校庆筹备,黄培文也送上对母校的感谢和祝福:“华商四年,为我铺排了一条幸福的人生路。在华商,我选读了我喜爱的专业,以致能选择我现在为之奋斗的工作。我认识了人生中‘臭味相投’的挚友,并成为一生知己。遇上我爱的人,而今组织家庭。因为华商,感恩华商,让青春放飞,让青春无悔。愿母校人才辈出代代强,桃李满园扬四海。下个十年,再相逢!”
记者 谢方梦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