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专题
十年岁月如歌,弦歌不辍;十载时光如水,酌水知源。在华商十周年校庆来临之际,记者有幸采访了艺术系视传教研室主任李明。
华商学院成立之初,李明老师曾在太阳城集团任职,任太阳城美术馆负责人。在华商学院成立时她毫不犹豫地就来到了华商,一年又一年,李明老师作为最早的一名员工陪伴着华商成长,转眼间,已十年春秋。
初见李明老师,她仍在上课中,趁着课间休息的时间,李明老师跟记者拉起了家常。谈起与华商的渊源,李明老师说,因为自己本身是学师范专业的,那时华商又刚好在招人,所以机缘巧合下就来到了华商。当时华商的学生还没有现在那么多,大概只有1000人左右,看到现在的学生与教师队伍越来越壮大,华商也变得越来越美,李明老师从心底里为华商感到骄傲,她笑着感慨到:“大概是一种缘分吧,我能来到华商。”
对于华商给她的印象,李明老师坦言自己心中的华商很大气,“虽然刚到学校时很多地方都还没有建好,食堂也只有一间,但是董事长的教育理念说要把它办成中国的哈佛,还有华商对教育的支持,使得这个平台吸引了我,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了。”提起自己见证过的华商的点点滴滴,感受着学校日新月异的变化,李明老师的脸上一直带着幸福的微笑,能看得出来,她对华商这片土地一直怀着深深的爱。
作为一名资深的教师,李明老师说自己的教学一直是以引导为主,去发掘学生的个性,尽量地把他们的才能发挥到最大。她希望能使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与实践相结合,“我不希望他们在书本上一直去读死书,反而是希望他们能在玩的过程中去学习。”李明老师语重心长地说。
李明老师还给在校的大学生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她认为无论是在自己的教学上或是学生的学习实践上,都应该提倡加强动手实践能力。因为现时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大学生相比,还是有较大差别,既然华商要成为中国的名校、国际的名校,与国际接轨的话,就应该多去加强实践方面的环节,学生也需要加强自己的动手能力,更新自己的理念,锻炼更为独立的精神。
华商十周年只是学校发展历程中的一小步,未来的路还很长,对于华商学院今后的专业设置和就业引导方面,李明老师希望学校能加强人才引进,留住人才,并加强与其他国际院校的交流,比如更多地设置一些讲座或是交换生等活动。“毕竟人才是根本呀,把人才留住了,学院也会变得越来越棒的!”
花开花谢,云卷云舒,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毕业,而老师依旧守候在华商这片校园,远远眺望桃李天下芬芳。最后,李明老师给华商十周年校庆留下了自己的祝福:“我希望华商的人气越来越旺,校园建设越来越美,越办越好!”(学生记者 杨洋)
上一条:【动态】关于学院合唱团、舞蹈队招收新成员的通知
下一条:【活动】讲座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