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发布2025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科研平台和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立项名单。广州华商学院依托深厚科研积淀、精准选题定位与扎实申报筹备,成功斩获15项省市级项目立项,覆盖科研平台建设、重点领域专项研究、教育科学研究、特色创新及青年创新项目等。
多维布局破局,立项成果多点绽放
本次科研立项中呈现各类型项目齐头并进、优势领域深度突破的良好态势:
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实现新突破。由胡军校长领衔建设的“数智商务东南亚华文人才培养研究基地”成功立项。该基地整合学校经贸、管理、人工智能、职业技能培训及汉语国际教育等学科优势,通过跨学科协同,打造“华文教育+数智商务技能”研究新高地与人才培育平台。未来将聚焦东南亚数智商务区域特征与市场需求,培养通晓中泰双语、兼具数智技能与商务能力的复合型“超级接口人才”,助力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深化。
重点领域专项锚定地方发展需求。3项重点领域专项精准对接广东战略需求,其中2项聚焦“百千万工程”实践:广东华商金融科技研究院陈章喜教授主持的“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广东乡村多维振兴:作用机制、实践路径与政策优化”,将探索金融科技助力乡村产业、生态、文化振兴的有效模式;管理学院廖珍杰副教授牵头的“新质生产力驱动下广东省县域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率提升路径研究”,将为县域环境治理提供可落地的量化方案。另有1项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半导体)领域,人工智能学院杨波副教授主持的“边缘计算环境下的多域协同调度与自愈网络理论研究”,将为半导体产业算力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教育科学研究聚焦教学改革痛点。3项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直击应用型高校发展关键问题:体育学院徐振文副教授申报的“体医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服务社区健康联动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项目,将构建校地健康服务协同机制;数字传播学院邢倩倩老师申报的“基于DeepSeek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高校创意设计本科教育中的教学范式重构研究”项目,将推动AI与设计教育深度融合;珠宝学院张宪法副教授申报的“广东红色文化转化为高校美育资源的路径与实践方法研究”项目,将为红色文化融入美育提供具体方案。
特色创新与青年创新项目夯实科研梯队。8项特色创新项目与青年创新项目形成科研“传帮带”格局——特色创新项目深度挖掘民办高等教育办学特色与华商文化核心内涵,其中由刘少波副校长主持的申报的“多方合作协同推进金融赋能广东‘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基于增城区行政村的案例研究”项目,以增城区行政村为调研样本,聚焦政府、金融机构、高校、村集体的多方协作机制,探索金融资源精准下沉乡村的实践路径,为广东“百千万工程”在县域层面的落地提供可复制的案例参考;青年创新项目由邹俊彦等青年教师牵头,聚焦医药化工、农村质量、社会情感等前沿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既培育了科研后备力量,又为学校科研创新注入青春活力。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1 |
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2025WZJD015 |
数智商务东南亚华文人才培养研究基地 |
胡军 |
2 |
2025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 |
2025GXJK0172 |
体医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服务社区健康联动模式创新研究 |
徐振文 |
3 |
2025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 |
2025GXJK0672 |
基于DeepSeek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高校创意设计本科教育中的范式重构研究 |
邢倩倩 |
4 |
2025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 |
2025GXJK0673 |
广东红色文化转化为高校美育资源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
张宪法 |
5 |
新一代电子信息(半导体)重点领域项目 |
2025ZDZX1050 |
边缘计算环境下的多域协同调度与自愈网络理论研究 |
杨波 |
6 |
服务“百千万工程”重点领域项目 |
2025ZDZX4087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广东省县域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率提升策略研究 |
廖珍杰 |
7 |
服务“百千万工程”重点领域项目 |
2025ZDZX4088 |
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广东乡村多维振兴:作用机制与政策路径 |
陈章喜 |
8 |
2025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项目 |
2025KTSCX218 |
基于Transformer与BERT大模型的多维网络安全评估及主动防御方法研究 |
蒋大锐 |
9 |
2025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项目 |
2025KTSCX219 |
来源于海洋海藻类活性多糖对神经系统相关性疾病的保护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 |
王忠 |
10 |
2025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项目 |
2025KTSCX220 |
弱标注多源数据驱动的细粒度视觉识别与跨域迁移方法研究 |
杨本胜 |
11 |
2025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项目 |
2025WTSCX145 |
多方合作协同推进金融赋能广东“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基于增城区行政村的案例研究 |
刘少波 |
12 |
2025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项目 |
2025WTSCX146 |
讲好中国故事”视角下科幻文学家国情怀价值研究 |
刘伟云 |
13 |
2025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项目 |
2025KQNCX136 |
“三花除皱液”抗炎活性成分的化学解析及构效关系研究 |
邹俊彦 |
14 |
2025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项目 |
2025WQNCX101 |
教师与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
刘贝莹 |
15 |
2025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项目 |
2025WQNCX102 |
积分制驱动广东省县域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能提升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
杨惠茜 |
扎根实践创新,科研赋能区域发展
本次立项成果集中体现学校“立足广东、服务地方、特色发展”的科研定位。在教育科学领域,3项课题均以应用型高校办学实际为出发点,针对教学质量提升、课程体系优化等现实问题,研究成果将直接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决策支撑;重点领域专项中,多项研究以广州及珠三角周边区域为核心调研基地,通过实证分析探索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等本地化方案,践行“科研成果服务区域发展”的使命。
近年来,学校科研处通过专题培训赋能、专家精准辅导、经费足额保障等全链条举措,构建“培育-申报-落地”一体化支持体系。此次广东高校科研平台与项目立项的成绩,既是对学校科研实力的肯定,更是后续发展的动力。未来,学校将为立项项目提供全方位保障,推动成果高效落地转化,同时以此次立项为契机,进一步激发教师科研热情,培育更多高质量成果,为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广东教育强省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进步贡献更大力量。
(图文/科研处 责任编辑/刘育静)